名言网
名言
作品
作品
《呼吸秋千》
《呼吸秋千》简介赫塔·米勒的最新作品,甫一出版便获得了德国书奖,被誉为“一部气势磅礴,夺人心魄及令人谦恭的小说,也许是这个秋季最令人难忘的读物”。故事背景设定于“二战”结束时,主人公是17岁男孩,他被送到乌克兰劳动营。这些曾在“二战”中与纳粹政权合作过的德国人,受尽非人的待...
《一颗热土豆是一张温馨的床》
《一颗热土豆是一张温馨的床》简介数字说无情也有情。清点数目是一个独立的动作过程,它不说明任何问题。但是它会得出一个数字。如果把这个数字说出来,那么它不过就是舌头和牙齿之间的一声声响。它不会撒谎,我说的是数字。这也是数字最糟糕的地方,它竟然不会撒谎。我手拿一束百合花放在小腹前,看见有浅绿色的小蚜虫慢腾腾地在叶子上蠕动。百合的香味沾在了我的下巴上,如同在夜晚,太...
《镜中恶魔》
《镜中恶魔》简介 包括散文集《饥饿与丝绸》《镜中恶魔》。 《饥饿与丝绸》 由13篇文章构成, 是作者在1990—1994年间, 公开发表的部分文章和公开演讲的演讲稿。 《镜中恶魔》 由作者在彼得堡大学所做的11篇演讲集结而成。 作品中内在的、外在的紧张和冲突一以贯之, “魔鬼坐在镜子里”,是本书的核心意象。
《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》
《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》简介长篇小说《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》讲述了一名制衣厂的年轻女工,因为在运往意大利的衣服中夹带一张“我等你”的纸条,被控在工厂卖淫并失去了工作,而且必须定期接受秘密警察的盘问。秘密警察问话的内容,涉及她过去的一切,每项细节都足以把她推向深渊。制衣女工没有因此而气馁,反而更清醒地、全神贯注地应对盘问。小说充满诗性的语言...
《英雄广场》
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作家之一以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,化身社会和人民的牛虻“国家注定是一个不断走向崩溃的造物,人民注定是卑劣和弱智,我们麻木不仁。”文学大家厄普代克卡尔维诺苏珊·桑塔格帕慕克耶利内克推崇的大师纪念托马斯·伯恩哈德逝世二十五周年重要戏剧作品首次引进托马斯•伯恩哈德不仅是“二战...
《我的文学奖》
许多年里每逢有奖向我颁发,我都显得太软弱,不能坚强地说声“不”。我总是想,在这方面我这个人性格有缺失。我蔑视文学奖,但我没有拒绝。这一切都令我厌恶,但最令我厌恶的是我自己。我憎恶那些典礼,那些仪式,但我却去参加;我憎恶那些颁发奖金者,但我却接受他们的奖金。如果一个人不关心与之相伴而来的钱,那么在这个世界上,就没有任何东西比颁奖典礼更不...
《历代大师》
那些整天把艺术史挂在嘴上的人天天到这里来,用他们那些关于艺术史的胡说八道充塞参观者的耳朵,他们每天赶着十几个班的学生经过博物馆的展厅,用他们那些喋喋不休的蠢话去毁掉这些幼稚孩子们的一生。研究艺术史的人实际上是消灭艺术的人。艺术史家鼓唇弄舌谈论艺术,直至把艺术谈论得寿终正寝。艺术活生生地被艺术史家谈论致死。——《历代大师》音乐评论家雷格...
《维特根斯坦的侄子》
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作家之一以批判的方式关注人生和社会现实,揭示出不同于卡夫卡的荒诞与悖谬“想到死亡,一切都是可笑的”文学大家厄普代克卡尔维诺苏珊•桑塔格帕慕克耶利内克推崇的大师逝去二十五年,言犹在耳,人们爱他恨他,他的墓碑一再被盗伯恩哈德塑造的人物拒绝向疾病、失败和不公正低头;他们怀着疯狂的怒火和鲁莽的意志坚持抗争,尽管结...
《基督的最后诱惑》
这本书,不是一本传记,它是每一个痛苦挣扎的人的自白。它抓住了生命的共通体验。每个人身上都爆发着一场神与人的斗争,与此同时,每个人也都渴望二者和解。卡赞扎基斯以哲学的深虑和博大的胸怀审视着人类的苦难与诱惑,着力刻画精神与肉体之间的斗争,以求得灵魂的安宁。这本书,是每一个痛苦挣扎的人的自白。基督一生中的每一刻都是一场争战,一项胜利。他征服了凡人的七情六欲,不断将...
《安妮日记》
《安妮日记》简介《安妮日记》是作者安妮·弗兰克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。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,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。同时,对于藏匿且充满恐怖的25个月的密室生活的记录,也使这本《安妮日记》成为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。安妮日记的最后一则,所标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。战争结束,安妮的父...
上一页
2
3
4
5
6
下一页